最受欢迎的棋牌娱乐下载标签:
杂谈 |
乙状结肠癌术后Ⅱ期,化疗后
主诉:乙状结肠癌术后1年,化疗后1个月。现病史:于02年1月因贫血在北医三院发现乙状结肠癌,行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”,术后病理示:中分化腺癌,Ⅱ期术后行化疗6周期,末次化疗时间为02年12月。化疗期间曾出现Ⅰ消化道反应和Ⅱ骨髓抑制,配合服用中药后化疗副作用减轻,整个化疗过程顺利完成。来诊时:感腹胀,腹痛。饭后腹痛大便1-2次/日,成形,便后痛减,睡眠可,晨起口苦。查面色红润有泽,舌淡暗,苔薄,脉弦细。91年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。
印象:中医诊断:内科癌病(锁肛痔),肝胃不和,痰瘀内阻。
西医诊断:乙状结肠癌术后Ⅱ期,化疗后
此为肝胃不和,痰、瘀、毒内阻于肠道,法当舒肝解郁,和胃止痛,化痰解毒。方拟四君子汤加味治之。
处方:
太子参30 茯苓15 炒白术10 甘草6 砂仁6 陈皮10 内金30 生麦芽30 山楂10 防风10 白芍20 炒薏米15
漏芦15 蛇舌草15 白英15
水煎服,日一剂
复诊:
于2003年1月27日二诊,服用前方后,述口苦,腹胀改善,大便2次/日,有便不尽感。睡眠差。舌淡暗苔薄黄腻,脉弦细。
此乃湿热内蕴之象,治当加大清热利湿之功,整方如下:
太子参30 茯苓15 炒白术10 甘草6 砂仁6 陈皮10 内金30 生麦芽30 丹参15 木香6 山楂10 防风10 白芍20
炒枣仁10 松子仁15 香附10 焦三仙各10 蛇莓5 炒茯苓15
其后坚持口服中药汤剂至2006年6月,术后五年病情稳定,全面复查未出现复发转移,嘱其已可停药,每逢节气前后二日可口服中药。